2021年6月22日,由中國農工民主黨江蘇省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南京市委員會指導,南京市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鏈工作專班、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市高淳區委創新委員會辦公室、動脈網承辦的“第三屆國際醫療器械創新高峰論壇”在南京高淳舉行。活動現場,動脈網·VB100發布了《2021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榜單》,博圣生物憑借“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人工智能疾病風險評估平臺”上榜2021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榜·黑科技產品類TOP10。
圖片來源 / 第三屆國際醫療器械創新高峰論壇
關于榜單
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榜單是未來醫療100強系列榜單之一,關注醫療器械賽道的創新發展、技術變革、政策迭代,挖掘具有高成長性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重點考核企業在技術、產品、應用場景方面的創新實力及活力,通過動脈橙數據庫數據分析、企業報名、機構推介、專家評審及復核等流程評選產生。2021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榜單精選體外診斷(數字PCR類)、高值耗材(心血管介入類)、康復設備(康復機器人類)、醫療黑科技產品4大熱門賽道,最終遴選出40家2021醫療器械創新生命力企業。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人工智能疾病風險評估平臺
“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人工智能疾病風險評估平臺”是博圣生物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三“遺傳代謝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平臺建立”的成果之一。該研發計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田亞平教授牽頭,子課題三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舒強教授負責,聯合來自全國38家新生兒篩查與診斷機構,通過匯聚全國的數據資料,構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遺傳代謝病輔助診斷模型。
人工智能平臺第一版開發完畢并正式上線時間為2018年11月1日,主要對來自十三五課題協作單位進行試用反饋,利用674萬篩查數據和2167例確診數據,針對32種遺傳代謝病構建了人工智能模型,模型可以精確地對32種疾病風險進行分別評估,輸出每種病的風險打分。測試結果表明,在確保以往的病例全部召回的前提下,較之人工2%~5%的判讀召回率,模型召回率為0.32%,大大降低了召回率。自2020年起,已陸續有浙江、江蘇、山東、陜西等省的多家醫院開始在實際判讀工作中加入AI判讀進行平行參考。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遺傳代謝病風險評估并非一味的降低陽性召回率,而是能夠充分利用不同機構來源數據背后隱藏的經驗,取長補短,發揮人工智能算法在模式識別方面的優勢,提升既有的篩查系統的效率。經過一些容易漏篩病例的發現和納入,隨著模型的迭代開發,在確保患者檢出的同時,能更精準的降低假陽性召回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人工智能平臺的加持下,醫生更專注于遺傳代謝疾病的診治工作,國家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更上新臺階。
一直以來,博圣不斷加快出生缺陷相關產品自主研發與國產化的步伐,承接國家重大課題,整合國際前沿關鍵技術,實現產品的集成創新與國產替代;引入研究跨界服務模式及載體、人工智能診斷、智慧醫療新技術,探尋“社區+醫院”最佳綜合干預模式;推進信息化服務產品,開發多維數據 AI 診斷技術,提高疾病精準診治能力。
未來,博圣也將不斷整合社會資源,完善出生缺陷與婦幼健康業務信息網絡系統,讓更廣大的人群享受出生健康的福利,讓每一位母親享受幸福!